未來廢塑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:由低質量、高能耗向高質量、低能耗、多品種、精細分類、高技術的方向發展,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工交易市場將逐步走向規范經營,提高產業聚集度,進行規模化發展。
各地紛紛念起“緊箍咒”
至“十二五”末,八成以上社區和鄉鎮將建立規范的廢品回收點。此外,還將培育20家左右年交易量達30萬噸以上規范化的廢舊商品集散市場,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廢舊商品回收體系。
上述這段是江西省對于規范廢品回收市場的目標。此外還有,到2015年,城市居民住宅區每1500~2000戶、鄉鎮2000~2500戶建立一個回收站點;力爭每個設區市建1~2個廢舊商品集散市場。
無獨有偶,哈爾濱市不久前也宣布將建立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基地,力爭將再生資源留在哈市,就地加工。哈爾濱市每年回收140萬噸廢舊垃圾,可產生價值30多億元。但由于缺少再生資源深加工能力,以致九成再生資源外流到南方省份。
2012年底,哈爾濱市將改建600個社區回收站點、7個分揀加工中心、2個集散交易市場、3個報廢汽車拆解中心,構建1個回收物流體系,建設1個再生資源信息中心和回收體系培訓中心,基本建成市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。
除此之外,河北今年發布了《河北省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規定》,浙江的“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”即將竣工,北京城區今年將建400個廢品回收站,吉林至2015年將建完善的廢舊回收體系。
再生行業的規范路線
從上述新聞可見,廢品回收開始逐步步入規范性發展之路——建立廢品回收點、集散市場、再生園區、產業基地等等,方法不一而足,各地政府紛紛對再生行業 念起“緊箍咒”。塑料分析師吳凌云指出,目前來看,再生行業的規范路線基本是:以社區回收站點為基礎,以分揀加工中心為節點,以大型再生資源回收 利用基地為樞紐,形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和產業鏈條。
廢塑料行業發展趨勢
2011年我國國內廢塑料回收量已高達1500萬噸,進口廢塑料也達到900萬噸。廢塑料行業規模較大,但大中型廢塑料回收再生企業數量仍不多,從事塑料回收再生加工的多以小企業為主,目前至少有2萬多家,大多分布在城鄉結合處及周邊。從各地政府今年的動作來看,吳凌云認為未來廢塑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:由低質量、高能耗向高質量、低能耗、多品種、精細分類、高技術的方向發展,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工交易市場將逐步走向規范經營,提高產業聚集度,進行規模化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