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限塑"近4年劣質塑料袋仍泛濫
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塑料袋是我們的老朋友了,不過小小的塑料袋積少成多,會極大的污染環境,對此,國務院在2007年底頒布了《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》,通知規定:從2008年6月1號起,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、銷售、使用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;所有超市、商場、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要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,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。
現在,限塑令已經施行了快四年了,效果到底怎么樣?
農貿市場塑料袋免費提供
在2008年6月開始施行“限塑令”前夕,全國各地都有老百姓努力積攢塑料袋,就怕“限塑令”開始以后再也沒有不花錢的塑料袋可用了。然而當“限塑令”開始執行后,大家卻發現市場上并沒出現預想的“塑料袋荒”,事實上除了超市開始“賣”非超薄購物塑料袋外,其他任何地方也很容易拿到塑料袋。
記者今天上午走訪了一家北京的農貿市場,一位水果攤主表示,塑料袋在這里仍是免費提供。
攤主:沒算過錢,這一個早市跟超市不一樣。
攤主表示,如果塑料袋要錢,那么很多人就不在自己這里買東西了。
記者又采訪了來菜市場買菜的人。
記者:現在買東西還用塑料袋么?
顧客:用,不用不方便。
“限塑令”有效果 但不樂觀
一位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“限塑令”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卻不容樂觀。究其原因,還是人們習慣很難改變,大家習慣了方便,突然因為要多付幾毛錢而放棄使用,這對很多人來說有些困難,此外小商販環保意識也差,監管起來也有難度。
細心的人也許會發現,免費的塑料袋大多都很薄,也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。為什么超薄塑料袋屢禁不止?
記者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搜索到了多家塑料袋的供貨商。記者隨即撥打了一家河北廠商的電話。當記者以進貨的為由向老板詢問時,這位老板明確表示,可以提供大量的超薄塑料袋。
老板:我們一般是3微米左右,現在國家標準是5,咱們這個3個都屬于超薄的。還有薄的,不過太薄就不結實了。
當記者問到如何發貨?會不會被查時,這位老板表示絕對不會出問題。
老板:北京走物流就可以,北京市場上現在用的都是這個,新發地那邊好多都是我們做的。它就是超薄的。我們物流直接發到新發地,現在一般都不查那么嚴。
看來,無論從生產、銷售、流通、使用等各個環節來看,限塑令的執行到處都是硬傷。
嚴管非法生產是限塑關鍵
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表示,除了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,嚴管非法生產才是限塑的關鍵。
許光建:限塑令這個政策三年多了,在有些地方大型的超市,書店執行比較好。但是農貿市場難,這是全國性的,實施起來有難度能理解,指望立竿見影有難度。消費者是為了方便,消費者腦子里對塑料袋和環境污染認識不是很深刻,環保意識不夠強。特別是中小城市和農村。第二,最重要的還是要禁止生產。你不禁止生產,讓小商販可以很方便買到,消費者為了方便又使用,所以問題根本還在于生產環節,要禁止全國范圍內生產超薄塑料袋。
|